在这座山水洲城交融的长沙,我们以“观澜”为名,汇聚来自28所高校的青年创作者,共同开启一场关于视野、思考与表达的影像盛宴。
“观澜”二字,取自《孟子·尽心上》“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寓意以镜头为眼,洞察生活的波澜壮阔与细微涟漪,既是个人情感的投射,亦是时代风貌的切片。青年创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记录城市的脉动、自然的馈赠、人文的温度,或澎湃,或静谧,在光与影的交错中探寻艺术的无限可能。
此次在地影像艺术节院校展我们期待通过多元的影像语言,看见青年一代对世界的观察、对美的执着追求。愿这些作品如湘江之水,奔涌出创新的浪潮,也如岳麓红叶,沉淀出深邃的思考。
上海师范大学摄影专业、西安美术学院影视动画系摄影专业、河北美术学院影视艺术学院、西安理工大学、大连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浙江传媒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新媒体中心、鲁迅美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摄影专业、土耳其萨班哲大学、天津理工大学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黄河科技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影像艺术系、西安明德理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大连医科大学艺术学院摄影专业、河北东方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天津美术学院摄影艺术系、贵州师范大学、中艺网校、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泉州华光职业学院、沈阳城市学院、湖北商贸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摄影专业、厦门工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摄影专业始建于2005年,隶属于广告学系,是目前上海仅有摄影专业的两所公办高等院校之一,设有摄影方向硕士点。创办十余年以来,摄影专业在教学和科研等各项综合指标上名列全国前茅。
本专业资深学科带头人为著名的林路教授和周明副教授,两位教授在国际及全国摄影界均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林路教授侧重摄影理论、摄影史、摄影文化研究;周明副教授侧重艺术实践培养、黑白摄影创作、黑白暗房工艺研究。为本专业的人才教育培训、学科建设、教育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由戴菲副教授、朱杰博士领衔的青年教学团队慢慢的变成了本专业的中坚力量。戴菲博士全面负责各项本科教学工作,主要侧重艺术创作指导、策展评论、摄影史与都市文化研究;朱杰博士侧重拍摄技术实践、后期技巧表现。为本专业在新领域中提供全新的人才培养方向。
目前,摄影专业有专职教师8人(包括两名外聘教师),教授、副教授共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人。在校本科生120余名,研究生30余名,已培养和在培研究生近300余名。具有多个业内实习基地,包括新华社、上海市文联、上海摄影家协会、新民晚报、澎湃、索尼、富士、佳能、尼康等沪上一流的专业媒体与企业。
摄影专业充分依托影视传媒学院和广告学系的师资优势和技术资源,在传播领域尤其是创意策划、媒体营销、市场开拓等方面为摄影专业提供了十分有利的专业拓展和就业机遇。
我们的整体设计、课程设置、教学方案、实践操作、实习就业都围绕着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目标,努力使学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行知合一。
简言之,我们将会为本专业的学生提供:激发影像艺术的创造潜力,拓展新型就业的实际能力。
西安美术学院是中国八大美术学院之一,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目前已成为学科门类全、师资力量雄厚,集教学、科研、创作为一体的西北高等美术教育中心,也是西北地区唯一的高等美术学院。学院为适应时代的需要,发挥美术学院的优势,1988年申报摄影专业,于1995年在版画系设立了摄影专业开始招收培养专科生,199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2年起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2009年版画系摄影专业、影视摄影专业与设计系动画专业三个专业合并为影视动画系。摄影专业现有在校学生百余人,为国家级一流专业,陕西省特色专业,是国内美术学院最早建立的摄影专业之一。为具有培养硕士、学士不同学历层次的教学单位,下设艺术摄影工作室、实验影像工作室,拥有传统银盐暗房实验室、数字摄影实验室、摄影拍摄实验室。摄影专业注重培育学生独立思考与创作的能力,不断激发学生在新技术与新观念上的实验与探索精神,旨在创作出更具当代视野与人文关怀的作品。摄影专业依托美术学院的学术氛围与背景借助各学科间的交叉与融通,提倡作品的艺术性与思想性,强调作品对当代社会与生活的关注和思考,对艺术本体的实验与探索。多次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前来进行讲座、授课,开办工作坊,并积极组织策划了一系列的重要展览与学术交流活动,有效地提升了摄影专业在国内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河北美术学院影视艺术学院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设立于2015年,是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制4年,毕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影视摄影专业基础实、运用影视美学的相关理论与办法来进行影视创作的能力强、职业道德良好、影视形象思维和职业摄影摄像师的基本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能在影视摄影与后期制作领域从事图片摄影、影视摄影以及后期制作等工作,适应我们国家的经济文化事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成立于2005年。学院下设视觉传达、工业设计、环境设计、影像动画4个系和1个实验中心、1个公共艺术教育中心。本科招收视觉传达
设计、工业设计、摄影、环境设计、动画、雕塑、产品设计7个专业。学院现有专业教师84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3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16人,在读博士4人,具有硕士学位67人。2013年学院教学团队获批陕西省省级教学团队。
学院实验中心2017年获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计算机教学中心、艺术展厅、建筑与环艺模型实验室、CMF木工加工实验室、快速成型实验室、数字摄影实验室、数字化图形处理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等。2014年学院获批陕西省省级人才教育培训创新示范区,学院是“中国工业设计技术服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陕西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陕西省动漫教育基地”、“教育部包装教学分指导委员会单位”,“陕西省高校摄影学会摄影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中国文化管理协会理事单位”等。
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200余人。现有工业设计二级博士授予权,工业设计二级硕士授予权,设计学一级硕士授予权,机械专业学位授予权,艺术设计(MFA)专业学位授予权,形成“一体两翼”的学科体系。2020年工业设计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产品设计专业获批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平遥国际摄影节、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全国环艺学年奖及陕西省大学生“挑战杯”竞赛、陕西省大学生各类大赛中多次获得大奖。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动手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创意设计能力,受到了企业的欢迎与好评,近年来本科生就业率稳定在85%以上。
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重点项目、国家艺术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文化部研究基金等纵向课题40余项。同时还承担了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设计项目百余项。学院现为“陕西省动漫教育基地”、“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中心艺术设计基地”等。教师编写出版专著、教材近30部。学院获得陕西省2011年、2017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教师国画作品曾获全国第十届美展铜奖;教师摄影作品曾获“索尼世界摄影奖”二等奖;教师和学生的设计作品相继获得2015、2017、2018德国红点(Red Dot)概念设计奖。教师设计作品曾获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创新创业大赛铜奖;教师指导的设计作品获得“互联网+”大赛全国铜奖、陕西省银奖等;指导的摄影作品获得教育部指导教师一等奖两项。
大连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建立于2004年,是大连艺术学院的设计学类教学单位。现设有视觉传达设计(含影像交互、数字传播方向)、环境设计等5个本科专业,其中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艺术设计学专业均为辽宁省本科教育一流示范专业。学院配备完善的教学实践资源,建有包括“数字制造实验中心”“AIGC应用共享中心”“交互与影像设计工作室”在内的25间专业实训空间,近五年学院获批获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3项;辽宁省教学成果奖6项。
交互与影像设计工作室作为学院摄影与影像方向的重要实践平台,承担着商业摄影、数码摄影、数字出版等课程教学任务,并积极拓展与社会的联动合作。工作室配备专业级摄影棚、数字暗房及影像后期处理设备。近年来,工作室以“204团队”为创作核心,积极探索影像实验、自媒体影像与数字出版等新媒介表达路径,鼓励学生从个体经验出发,关注城市记忆、地方文化、社会微观景观等议题,通过影像观察与再现“我们所处的世界”。
摄影专业始于1992年“摄影摄像技术”专科,2004年整合提升为“摄影”本科专业,2009年入选校级重点专业,2014年、2017年先后入选浙江省“十二五”“十三五”特色专业,2019年入选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入选。连续多年在中国科教评价网专业排行榜中获五星评价,在全国摄影专业排名中名列前茅。
本专业以习对我校提出的八字方针为指引,根植学校“北有中传、南有浙传”的传媒教育背景,把握传媒行业和大视听产业的智能融合变革契机,形成了较国内同类专业的传媒特色。同时,依托乌镇校区地处长三角中心的文化、经济发达之地利,顺应互联网和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趋势,形成了的双向良性互动特色。
浙江传媒学院摄影专业以品牌建设为抓手,不断丰富摄影专业内涵,形成了“基层党建”“特色专业”“名师名家”“志愿服务”“展赛策划”等专业品牌影响力,成为国内知名摄影专业。同时,探索搭建高层次实践基地、产学合作项目、国际合作平台、高水平科创反哺育人的机制,实现了产、学、研、创良性循环,形成了接轨行业、多元互动的协同育人优势。
哈尔滨理工大学是黑龙江省属顶级规模的理工科大学,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黑龙江省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50年,培养了以院士、将军、奥运冠军、企业家、工程技术领军人才为代表的23万优秀人才,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和黑龙江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现代工程师的摇篮”和电线电缆行业的“黄埔军校”。
哈尔滨理工大学新媒体中心成立于2014年11月8日,是校党委宣传部领导的大学生新媒体运营组织,由来自全校多学科的五十余名成员组成,策划并执行校园媒体的日常活动及跟踪维护,发送各种校园生活、活动通知、热点新闻等相关报道。新媒体中心主要负责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官方视频号、官方抖音、官方bilibili日常内容运营及维护。业务链包含新闻报道、新闻摄影、社交网络、微视频、内容设计、平面设计、产品技术等。
近年来,新媒体中心作品在省网络文化节、冰城高校创意微视频、省高校校报好新闻、省教育电视作品推选、新时代国防教育短视频大赛等众多比赛中累计获得各类奖项80余项,为校园媒体融合、校园新闻宣传、网络评论与引导、提升学校美誉度、促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